2011年内地对香港中成药进出口金额为2.51亿美元,同比增长5.31%;其中进口额为1.55亿美元,同比下降1.47%;出口额为9555万美元,同比增长18.58%。
每年香港除本地中药消费外,转口贸易占了很大比重。香港出售中成药近万种,其中有7000多种来自内地。同时,大陆也是香港最重要的医药类进口来源地,但只有少数产品在香港本土消费或再加工,多数产品以转口为主,再辐射出口到澳大利亚、澳门、日本、东盟、韩国、印度等地。
而在保健品方面,内地对香港的出口主要为鱼油、中药酒、蜂王浆制剂和蜂蜡等,其中蜂王浆制剂出口量增幅最快。2011年内地对香港保健品进出口额为257.47万美元,同比增长29.38%(全部是出口,进口额为0)。目前内地对香港保健品出口的主要省份有广东、山东、浙江和湖北,民营企业出口额占比为50.78%,三资企业占比25.5%,国有企业占比23.71%。
香港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宽泛的贸易辐射面,早在晚清时期就发展成了大宗商品的重要输出地和特殊贸易的交易所,也是中国内地商品的重要精加工中心。作为重要中转港口,中国香港从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东盟等国家进口制剂产品,转口在内地销售,通过从大陆进口中药材和饮片等产品,进行精加工,制成中成药重新返销到内地。
2010年12月香港颁布《中医药条例》,条例规定中成药必须注册,中成药出口难度明显加大。2011年内地对香港中成药出口数量同比下降11%。去年广交会期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举办了“香港中成药注册工作会议”,会议邀请香港中药商协会专家对目前香港中成药注册条例进行了解释说明,通过沟通与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内地与香港间的中药保健品贸易的稳定发展。
目前香港在中成药保健品方面的优势主要为科技研发领先、信息发达、资金充裕、营销理念先进、人才国际化程度高,充分与内地企业形成优势互补。所以,双方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密切联系,排除贸易中的各种障碍,更充分地发挥香港在推动中医药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不可比拟的优势。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 2011年江苏省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品采购招标公告[2012-03-15]
- 2011年河南省商丘市人口计生委“叶酸复合营养素软胶囊”询价公告[2012-03-15]
- 上海药品价格下降近四成 基药范围实现95%覆盖[2012-03-15]
- 2011年内地中成药进出口额及同比增长统计分析[2012-03-24]
- 2011年解热镇痛药出口统计分析[2012-03-24]
延伸阅读
- 1火爆的硫红原料药市场带动红霉素生产
- 22012药市展望:在传统领域寻求突破
- 3风雨欲来 医药电子商务2012年发展仍未明朗
- 4医药产业总体向好 机遇挑战并存医药企业当
- 5药企或遇新技术风险
- 6心脏起搏器多进口高价格 国产亟待扩大规模
- 7中国硫氰酸红霉素市场现状
- 82011年 1月 - 12月中药出口结构统计
- 9保健品销售呈现下降趋势 品牌竞争更加激烈
- 10抗生素需求萎缩 产业格局调整在即